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于经学藐无所见
故直知先生学有所本其文一以意为古而使天下不
敢以异世而殊视古文者或于余言有取焉集旧刻 于筠
阳为筠阳集今合续集刻之而易今名则先生所自命云
  袁永之集序(王格/) (第 15b 页)
  愚斋傅先生墓志铭(邓元锡/)
昔孔门七十子之伦通四教六艺者至众而独称颜回
为庶几决克复归仁于一日喟然之叹盖其觉也然且
终日不违如愚若虚以默成乎德行宋濂溪周子以无
欲标圣之的程伯子妙龄指掌跃然于吾与点也之意
而敬正涵养浑然元气一会于天成盖闇然之章上达

天德能有造者鲜矣迩江门稽山之学兴天下学士无
虑言證悟求其默识默成居安深诣如愚斋先生傅君
余及见一人而巳先生名明应字国卿筠高安菱湖里
人也其先出清江自远祖君志始徙居菱湖传十一世
而祖以明迁水东之莲花山大父埴又卜居珠浦埴生
义泉翁维孟先生父也先生生有至性始学时郡学博
乐昌邓公与吉水七泉周公讲稽山之学 于筠
筠士未
有应者先生携从父弟菱湖君宾应造焉二公日默对 (第 10b 页)
   题汴梁竹枝词
竹枝为巴东折竹之音北人勿宜也自铁崖倡西湖竹
枝而后之咏方土者辄效之于是有汴梁竹枝词予数
经汴城见轮蹄轣蹢攘攘都会往欲讽隋唐以来汴州
东京诸胜而踪迹洇然杳不可得读苍崖诸词抑何沨

沨有馀思也南人好捉搦生为吴声每欲效变吟作幽
并马客以为豪快风之自南而侵于北也闻竹枝而有
不废然返者乎
   题淮阴郭氏有筠亭诗卷子
郭子锦伯以有筠名亭甲辰十月毛甡登其亭而觞之
杂坐若干人乃接风日 于筠
中风闲日流郭子顾同游
而为之赋诗夫淮南招隐之地深林丛薄自昔所推而
今已望之而旷若无有区区有筠亦何足致 (第 9b 页)
 芳范萌次子思复一名烈生三子简筠籍筠生三
 子曰十一曰兴曰护续谱者误以仁愿置筠下又
 或改兴为仁兴以迁就之皆非也考长径旧谱出
  于筠
且称萌为简籍兄弟今从之
 祁谱八房独书汾无子续谱书淘尝以侄全礼为
 子后全礼守婺源又以侄旭为子旭代为 (第 16b 页)
君亦颇颇癯瘁多病予每以是讽之其勤勚自若此
予继得吾时叔于学行者也后至元丙子予以国子祭
酒谒告南归假道 于筠
君为筠州幕长卒巳二年矣筠 …… (第 20b 页)
间为名公卿立事
功者不少然求通经学古之士如吾时叔者甚难其人
焉得之难故察之审言之详也欤铭曰
生于鄞没 于筠
儒之醇吏之循抱鲁麟至终身呜呼我
元之献民百世之端人素王氏之忠臣 (第 23b 页)
   六经补注序
先圣王之教士也以诗书礼乐为四术易者占筮之繇
辞春秋者侯国之史记自夫子赞易修春秋之后学者

始以易春秋合先王教士之四术而为六经经焚于秦
而易独存经出于汉而乐独亡幸而未亡者若书若礼
往往残缺惟诗与春秋稍完而已汉儒专门传授守其
师说不为无功于经而圣人之意则未大明于世也魏
晋而唐注义渐广至宋诸儒而经学之极盛矣程子之
易立言几与先圣并然自为一书则可非可以经注论
若论经注则朱氏诗集传之外俱不能无遗憾也后儒
于其既精既当者或未能哜味其所可取则于其未精

未当者又岂人人而能推索其所未至哉予尝于此重
有嘅焉而可与者甚鲜也蜀儒黄泽楚望贫而力学往
年初识之 于筠
今年再遇之于江读易读书春秋及周
官礼记悉欲为之补注补注之书未成而各经先有辩
释宏纲要义昭揭其大而不遗 (第 5a 页)
筠所撰文章以一官
为一集然官阶之迁擢有数惟山水之历览无穷君好
游筋力尚强健试取平生所历各为一集当有过 于筠
之所撰者孰谓今人之不及于古也
   太守佟公述德诗序 (第 13b 页)
   六经补注序         吴澄

先圣王之教士也以诗书礼乐为四术易者占筮之繇
辞春秋者侯国之史记自夫子赞易修春秋之后学者
始以易春秋合先王教士之四术而为六经经焚于秦
而易独存经出于汉而乐独亡幸而未亡者若书若礼
往往残缺惟诗与春秋稍完而已汉儒专门传授守其
师说不为无功于经而圣人之意则未大明于世也魏
晋而唐注义渐广至宋诸儒而经学之盛极矣程子之易
立言几与先圣并然自为一书则可非可以经注论若

论经注则朱氏诗集传之外俱不能无遗憾也后儒于
其既精既当者或未能哜味其所可取则于其未精未
当者又岂人人而能推索其所未至哉予尝于此重有
嘅焉而可与者甚鲜也蜀儒黄泽楚望贫而力学往年
初识之 于筠
今年再遇之于江读易诗书春秋及周官
礼记悉欲为之补注补注之书未成而各经先有辩释
宏纲要义昭揭其大而不遗 (第 25b 页)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剩觅蜀冈新井水

要携乡味过江东
 归宜兴(周益公题橘颂帖云公以元丰七年量移汝/海四月离黄五月访文定公 于筠
七八月之)
 (交留连金陵九月间抵宜兴十月二日写此帖闻真/通观侧郭知训宅即其所馆不知凡留几日巳而至) (第 21b 页)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宿守都梁得东平康师孟/元祐二年三月刻二苏公)
    (所与九帖于洛阳坡书别子由第二诗而题/其后云元丰七年余自黄迁汝往别子由 于)
    (筠
作数诗留别此其一也其后虽不过洛而/此意未忘因康君郎中归洛书以赠之元祐)
    (元年三月/十日轼书 (第 28a 页)
 (别内赴徵三首则其西入京师乃应诏而至非浪游/也疑当时吴筠荐之于先贺知章复言之于后在元)

 (宗 于筠
之荐视太白不过与豫荐诸人一例等视而/已及得知章之称誉而后以奇才相待异礼有加世)
 (但知有贺之荐而不 (第 17a 页)
   跋吕大愚帖
大愚先生吕忠公祖俭字子约东莱先生成公母弟也
忠公受学于成公而用其父仓部泽补官中铨试授修
职郎即请祠禄调监明州苗米仓迁衢州法曹掾召除

籍田令迁司农寺主簿寻出通判台州入为大府寺丞
庆元初孽韩柄国赵丞相汝愚既贬一时正士悉被斥
逐公因轮对上疏极论其事坐安置韶州改送吉州明
年移筠州越四年卒 于筠
之大愚僧舍朝廷因薄其罪
归葬于婺后九年韩氏始以迷国毒民殛死嘉定更化
旌闵遗直乃诏赠朝奉郎直秘阁官其一 (第 13b 页)
敢辞而彦卿亦委政牙校漫不事事矣呜呼李重进李
筠之不为尉迟迥而为沈攸之王琳而死也固也然而
彦卿之不争 于筠
重进起兵之时者何也不为延光光
远此彦卿之智也意当时太宗必有所以调和之者而
亦韩信终不夺我齐之意与其后 (第 13a 页)
缄封瞻阙下邮传渡江滨特旨留
丹禁殊恩赐近臣啜为灵药助用与上樽亲头进英华
尽初烹气味醇细香胜却麝浅色过 于筠
顾渚惭投朩
宜都愧积薪年年号供御天产壮瓯闽此诗叙贡茶颇
为详尽亦可见当时之事也(渔隐/丛话)
泉州城 (第 14b 页)
 封瞻阙下邮传渡江滨特旨留丹禁殊恩赐近臣啜
 宜灵药助用与上樽亲头进英华尽初烹气味醇细
 香胜却麝浅色过 于筠
顾渚惭投朩宜都愧积薪年
 年号供御天产壮瓯闽此诗叙贡茶颇为详尽亦可
 见当时之事也又君谟茶录序云臣前 (第 3b 页)
予以为筠竹肤也
记礼者谓竹之有筠以明人之有礼然则希文之所谓
巢筠者岂以其处此出入起居必由于礼而真若巢
者耶抑将以筠阴茂密而其居托夫阴翳不暴于外 (第 17b 页)
又其今昔浸润其泽者乎羊公之碣见者泪堕今也
潭其岘首矣是其后有堕泪者不专羊公也二妃求舜
于苍梧之野染泪 于筠
久而不灭今也潭其苍梧矣是
而后有斑在筠者不专帝妃也招魂诸作哀些之音触 (第 4b 页)
乃才猷之当施勋庸之宜立非称誉之是望功利之妄
贪也樵起谢客一笑掀髯劝松醪于芳樽出松实 于筠
篮论议不已酬酢不厌客复谢曰我河朔之散人子山
东之奇男名重何蕃行高李昙荒耄话言冒渎威严于
是云笺一展霜 (第 30b 页)
四年居
贬所在道路者十二年台狱之危殆如朝露夜碇涨海
身厌毒疠所以摧轧者可谓极矣其自黄移汝也访黄
门公 于筠
道兴国访太守杨元素谒李仲览识岁月于 (第 2a 页)
度。迦叶慈悲。悯众生误。了真妄源。绝生死怖。谢山钦因。
依绍能仁。心如太虚。本绝埃尘。龙济实相。传之 于筠。
清凉
法海。秋月一轮。圣主知贤。诏居兹寺。入七叶岩。当法王位。
为述正言。与悟息意。四执无着。是不思 (第 10b 页)